时间:2022-10-06 17:32:56 | 浏览:3383
河北日报
秀美乡村入画来
——秦皇岛市抚宁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探访
秦皇岛市抚宁区杨庄头村把村部西侧空地建成了小花园——畅园,成为村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
耳边鸟声啁啾,路旁鲜花绽放;漫山的山楂树、板栗树整齐排列,路旁、河边的垂柳随风婆娑……日前,记者徜徉在秦皇岛市抚宁区乡村山野,感受着日新月异的村容村貌,体验着美丽如画的乡村风景。
2018年以来,抚宁区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一年接着一年抓、一个行动接着一个行动干,推动村庄环境由节点向全域、由整洁向美丽全面提升。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抚宁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全省考核中名列前茅,并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区)”荣誉称号。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农村现代化的一场深刻革命。今年是我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的最后一年,我们必须下定决心、乘势而上、决战决胜,全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档次、上水平。”抚宁区委书记孙志川说。
以“厕所革命”为引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抚宁区三里杨庄村村民党宝石,吃过早饭,从屋内提出一桶清水,走进自家院内的厕所。他把清水往地上一泼,拿起拖把,开始打扫厕所。
“活了60多岁,这两年还多了个打扫厕所的习惯。”党宝石今年67岁,原来家里是旱厕,每年清掏一次,平时从不打扫。如今他经常打扫厕所,是因为旱厕改成了双瓮式无害化卫生厕所。
党宝石家厕所内水泥地平平整整,一个镶了瓷砖的矮台上内嵌着蹲式马桶。这个厕所的样式,是三里杨庄村村民家厕所的“标配”。“新厕所这么干净,不打扫看不下眼啊!”党宝石说。
“我们村427个旱厕已全部改造为卫生厕所,村民彻底告别了捂着鼻子上厕所的日子。”三里杨庄村党支部书记杨运才说。
小厕所,大民生。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抚宁区实施“厕所革命”专项行动,现已改造无害化厕所2.2万多座,打造了包括三里杨庄村在内的8个无旱厕标杆村。
今年,抚宁区将继续改造1万座厕所,同时统筹改厕和农村污水治理,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农村延伸,计划年底前完成64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47个村的生活污水管控。
“村里环境好了,村民生活习惯也慢慢变得文明卫生了。”后明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凤岐说,该村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仅清掏河道垃圾就花费了20多万元人工费,清除垃圾近万立方米。
“原来大家都喜欢往河里扔垃圾,垃圾都把河沟填满了。”该村村民张志友今年82岁,在他的记忆中,直到今年河道垃圾才第一次被清理干净,“现在村里有了垃圾桶,大家都不往河里扔了。”
据了解,抚宁区实行“户分类、村收集、公司清运、区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实现了全区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集中堆放、清运和无害化处理。
“我们村制定了《村规民约》,要求村民共同维护公共环境卫生,保持庭院干净整洁。”大李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志明说,村里建立了村民档案,定期评选“最美家庭”,通过评比提高了村民搞好环境卫生的积极性。
生产废物综合利用,乡村旅游增收致富
“你把口罩摘了,使劲儿闻,保证没臭味儿。”在杨庄头村,村民杨会波弟兄共同经营着一处家庭农场,主要种植大棚蔬菜、花卉,还有一家养猪场,虽站在猪粪处理场附近,但确实闻不到臭味儿。
杨会波说,原来猪粪是露天晾晒,之后花钱找人运走,赶上刮风天儿,臭味儿能传遍整个村,“我原来在村里走路都低着头。”
如今,猪粪在处理场的特种膜内发酵,产生沼气和沼液,臭味彻底消失了,沼气燃烧发电,可以满足猪场使用,沼液稀释后可以用来浇地。
“现在农场十几个大棚的蔬菜、花卉都用沼液灌溉,不长虫子。”杨会波说。
“他们家的菜不愁卖,客商都要提前预约才能买到。”杨庄头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景利说,他们引进的畜禽粪便处理新技术潜力很大,村里正在联系更多养殖户把粪便送到这里,进一步改善村内人居环境。
据了解,抚宁区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专项行动中,引导养殖场就地就近消纳粪污,不仅提高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还有效净化了村庄周边环境。
在茶棚乡南山村,暮春的暖阳照着这个宁静的小山村。站在村外千亩山楂基地的最高处天台山放眼望去,刚刚绽放的嫩芽给整片山楂林披上了浅绿色的“薄纱”。
“你要是秋天来,漫山遍野的山楂挂满枝头,红果绿叶漂亮着呢。”茶棚乡副乡长、南山村包村干部李瑞臣说,南山村只有不到150人,村里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把山楂林也清理干净了,每年秋天还举办山楂节,带动了林果业发展,也增强了村民发展乡村旅游的信心。
推进村庄绿化美化,提高村民生活品质
“我们村不光干净了,还变美了呢!”张各前村82岁的村民王宪春说,如今村里环境好了,出门晒太阳都是享受。
不仅村内路旁的石堆、粪堆、土堆被清运,河道垃圾被清掏,而且村里的主干道两侧墙壁也变成了“画廊”。
“我们在净化村内环境的同时,还打造了主街文化墙,把文明礼仪、邻里和谐、孝老敬亲等内容以图文形式手绘在村民院墙上,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受教育。”张各前村党支部书记郭树成说,这些壁画主题鲜明、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在美化亮化村庄的同时,还为村庄吹来一股文明新风。
在杨庄头村,村民王志云在自家的小院子里种了芍药、百合、牡丹等鲜花,“等花都开的时候,五颜六色的,好漂亮。”王志云说,如今出门就能闻到花香,别提多高兴了。
记者看到,杨庄头村家家房前屋后都有小花园或小菜园,园子周围用篱笆整齐地围好。“有人喜欢花,有人喜欢菜,只要干净整洁都一样。”李景利说。
在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工作中,抚宁区因地制宜建设“小游园”“小菜园”“小花园”,提高村民生活环境水平。同时打造“美丽庭院”,促进庭院内外整洁有序,鼓励村民充分利用农家庭院、房前屋后土地,或发展庭院经济,或种植花卉美化环境。
三里杨庄村,村民家家都有水泥入户路,入户路和院墙的空地也都统一铺上了红砖。“这些砖都是村里拆违的废料,如今废物利用,铺了地。”杨运才说,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村里拆了400多个违建棚子,用拆下来的红砖铺路,不仅美化了环境,还省了不少钱。
目前,抚宁区正在大力推进通村组道路和入户道路硬化,并在全面完成穿村公路硬化的基础上全面加强管养工作,让村民住得舒心、行得安心。
夕阳西下,吃过晚饭的三里杨庄村村民杨建国,和媳妇照例开始在村中散步。干净的胡同,整齐的菜园、花园,都让杨建国感觉在此生活是如此幸福。一阵风吹过,空气中飘来阵阵丁香花的花香,杨建国深吸一口气,说道:“真香,真好。”(记者孙也达)
茅圻村张家湾梁子湖畔,村湾在你追我赶中美起来——鄂州茅圻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探访记者杨念明 通讯员潘友明 柯明珠深藏的珍珠,一旦发掘就会闪发出璀璨光芒。梁子湖区东沟镇茅圻村,就是这样一颗藏在梁子湖畔的珍珠。这个三面环湖、有5000多米湖岸线的村
平报融媒记者孙聪利 通讯员王毛生湛河区苗张路提档升级工程已于近日大头落地,这让曹镇乡彭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彭红杰很是兴奋,加速推进乡村振兴,他觉得更有信心了。“俺村有10亩建设用地,因交通不便,一直闲置着。苗张路提档升级后,很快就引进了投
今年以来,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孟轲乡在继续砌牢疫情防控“挡土墙”的同时,建设美丽乡村步伐一刻未停,充分运用事前思维,谋划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为群众创造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四化”工程,打造村容村貌美。孟轲乡以村居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全面推
舞阳县人民政府征收土地预公告舞征预告〔2022〕7号为保障舞阳县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舞阳县人民政府拟征收舞泉镇高庄村和柴庄村2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土地,现就征收土地预公告如下:一、拟征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板块间的相互切磋。每座城市各个板块的均衡发展,也使城市的综合面貌匀称而饱满。位于焦作之东的马村区正如中心城区的展翅一翼,应势乘风起,项目串珠成链。沿人民路一路东行,在人民路与文昌路交会处,就是马村区焦东融合创新城和焦东生态
抓项目,赢未来。抓服务,促发展。今年年初以来,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武王街道紧扣区委“12356”工作思路,践行“13710”工作机制,落实“1+4”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发展,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着力将企业“大
“现在俺村有了医保服务站,看病买药越来越方便。这不,俺想申请高血压的慢性病鉴定,把资料交给村医没几天,慢性病处方本就发到了俺手里。”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医保业务,这让焦作市马村区安阳城街道东韩王村71岁的王红雨大爷感慨不已。医保服务站进村,打通
谈及霍山,为人所熟知的是,大别山腹地、淮河一级支流淠河穿境而过。的确,“千里大别山,主峰在霍山”的地貌形态,造就了“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生态特征。大山曾是这座城与外界互通的羁绊,如今则变成了不可多得的资源。今年6月,安徽省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