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6 16:26:50 | 浏览:380
秦皇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全面擘画未来5年宏伟蓝图和战略举措
凝心聚力打造一流国际旅游城市
秦皇岛市金梦海湾。 河北日报通讯员刘城摄
“加快优化经济结构和提质增效,加快发展城市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数字经济和海洋经济,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努力打造环境优美、产业繁荣、文明健康、安全舒适的一流国际旅游城市,奋力开创新时代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沿海强市、美丽港城新局面,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谱写秦皇岛精彩篇章。”8月21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秦皇岛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站在改革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擘画了未来5年的宏伟蓝图和战略举措,确定了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的宏伟目标。
“力争经过5年努力,完成‘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一流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现代化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以实际行动坚决筑牢首都政治‘护城河’的秦皇岛防线。”秦皇岛市委书记王曦说。
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定信心和决心,加快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
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是全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重要举措。
秦皇岛天开海岳、人杰地灵,山、海、湖、林、沙滩、湿地等自然风光富集,历史名胜荟萃,地域文化璀璨,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条件优越、空间广阔;秦皇岛有百年的旅游历史,先后荣获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具备了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的现实基础;国家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带,支持北戴河地区保护发展,支持一流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为秦皇岛提供了战略性发展机遇。
“秦皇岛生态环境良好,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为新时代秦皇岛‘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怎么建设这样一座城市’指明了努力方向。这是省委站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发展大局高度,着眼秦皇岛发展方位和城市功能作出的重大决策。”王曦说,秦皇岛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上来,增强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定建成一流国际旅游城市的信心和决心。
“迈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大会指出,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是秦皇岛未来发展迈上更高层级的必然选择。加快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将给秦皇岛改革发展带来三大利好:有利于锚定目标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扩大开放,参与区域竞争,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优质资源要素向当地聚集,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有利于对标世界先进水平,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塑造城市人文精神,提高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推动城市容貌形象和品质价值的大幅跃升;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加社会就业,丰富文化生活,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让市民和游客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同时,综合比较国内外优秀旅游城市的演进历程,秦皇岛市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应当具备环境优美、旅游设施齐全、服务周到等3个基本要素。为此,大会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秦皇岛要把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作为抓纲带目、推进工作的总抓手,对标国内外先进地区,更加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统筹抓好工业和旅游业发展,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产业旅游化、产品国际化,打造一流的旅游产品体系、旅游配套设施和旅游服务品牌,加快建设极具东方魅力和全球影响力的一流国际旅游城市,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沿海强市、美丽港城打牢坚实基础。
日前,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在轮毂生产线上操作。汽车零部件加工产业是秦皇岛市优势产业。河北日报通讯员王继军摄
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港口转型升级,着力打造百亿千亿产业集群
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高综合实力、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创新发展。坚持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旅游+”“+旅游”战略,着力补齐季节性旅游短板,加快传统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高标准推进旅游产品、旅游功能、旅游服务、旅游营销、旅游管理的品质化国际化。深度整合城乡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上山、下海、入村、升空。抓好旅游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推动旅游与康养、体育、工业、教育、商贸、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推进传统景区景点改造升级,积极培育海洋旅游、冰雪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四季旅游产品体系。强力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秦皇岛段)、国际旅游港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步伐,积极培育世界级文化古城、世界级度假海岸等旅游精品。
加快港口转型升级。坚持以城定港、港产城融合,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建设国际知名旅游港和现代综合贸易港;高水平规划开发西港片区,建设国际邮轮港、进出口商品交易中心,支持发展邮轮游艇、金融商务、海洋旅游、工业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实施集装箱码头、山海关港区码头、秦皇岛临港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等项目,打造京津冀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积极培育海洋科研、海洋设计、生物医药等新兴海洋产业,打造全国现代海洋产业基地。
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总抓手,同产业培育、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产业集群“五位一体”一起抓,做到全市全员全生命周期抓项目建设,全过程抓项目管理;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制造强市、质量强市、网络强市和数字秦皇岛建设,着力打造汽车零部件、精密电子、高端重型装备、粮油食品、新型材料、生命健康等百亿千亿产业集群。
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发挥秦皇岛科教资源优势,统筹抓好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要素、创新环境建设,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以科技创新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深入实施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行动,推动人才需求与供给精准匹配,弘扬科学家、企业家和工匠精神,倡导敬业、精益、专注、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推进更深层次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未来发展的关键一招,持续激发城市发展动力活力。完善全面深化改革体制机制,加快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体系,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秦皇岛生态环境良好,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条件优越、空间广阔。河北日报记者赵杰摄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环境优美是首要特征、最大底色,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如何让秦皇岛的生态资本转化增值、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大会提出,必须把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作为主要路径,贯穿于一流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全过程。充分挖掘绿色生态这个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的价值,加快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构建具有秦皇岛特色的“两山”转化政策制度体系,着力打造京津冀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先行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样板区,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一流国际旅游城市的有力支撑。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大气污染区域协同治理,加大扬尘污染治理力度,持续削减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落实河湖长制和湾长制,抓好入海河流、北戴河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深化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坚持污染减排、生态扩容两手发力,推动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三水共治”。
推进山水林田湖海沙系统治理。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一屏一带多廊”生态安全格局。严厉打击非法侵占和破坏海岸线生态资源行为,抓好露天矿山污染综合整治,加大湿地建设和保护力度,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平衡。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鼓励发展绿色产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企业清洁生产,持续优化能源结构,统筹有序抓好碳达峰、碳中和项目,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支持有条件县区率先达峰。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资源高效利用,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建立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刚性约束制度。
开展城市更新专项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提高城乡文化品质
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要坚持把城市作为生命体、有机体来对待,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走出与一流国际旅游城市相匹配的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子。
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开展城市更新专项行动,做好城市体检与城市设计工作,实施重点区片改造工程,完善市政基础、公共服务、公共安全设施,逐步构建城乡快捷高效的交通网、市政网、信息网、服务网。塑造特色城市风貌和国际化元素,建好城市标志性地段、建筑和公园游园,打造“美丽街区”“精品街道”。抓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推动城市综合治理“一张网”。开展全国“加强物业管理、共建美好家园”试点工作,着力提升物业管理水平。解决好停车秩序、污水直排等突出问题,加强交通秩序管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米袋子”“菜篮子”负责制,抓好种源安全和粮食安全。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在粮油提质效、果菜创品牌、畜牧转方式、水产可持续、功能深拓展等方面下功夫,打造环京津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加快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向乡村流动。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和特色小镇,加快补齐县城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城镇发展能级。
提高城乡文化品质。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打造一流国际旅游城市文化地标。推进秦皇岛大剧院、文化艺术中心等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四季音乐节、月末戏院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推出一批具有燕山底蕴、大海气魄、长城风骨、港城韵味的文化精品力作。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增加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合理布局和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推动文化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形成有效价值。(河北日报记者孙也达)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秦皇岛市文旅融合打造文旅产业新高地秦皇岛市高度重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不断加大长城保护力度,这是角山长城。河北日报通讯员焦同生摄9月30日,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暂定名)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忙着进行馆内水、电路施工,为明年
记者:李娜深入学习贯彻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现代化‘实力、活力、美丽、绿色、文明、幸福、平安’新抚宁,其中‘美丽、绿色’的目标指向,就是打造全市全域旅游示范区。我们有信心和决心,依托市党代会精神的目标指引,依托抚
秦皇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全面擘画未来5年宏伟蓝图和战略举措凝心聚力打造一流国际旅游城市秦皇岛市金梦海湾。 河北日报通讯员刘城摄“加快优化经济结构和提质增效,加快发展城市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数字经济和海洋经济,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秦皇岛海上度假游船“寻仙2”号即将起航,它将为游客带来海上度假新体验。(资料片)记者赵永辉 陈建宇 赵杰 霍艳恩摄阅读提示在今年的秦皇岛市第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秦皇岛市长张瑞书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一流国际旅游城市作为建设国际化城市的
秦皇岛北戴河区以“三统筹三扩大四创建”活动为主要抓手,全力实施生态优先、旅游升级、产业转型三大战略,着力推进“三板块四带五平台”建设,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一流国际旅游城市先行示范区。生态先行,打造美丽中国北戴河样板区。坚持控源为主,以细颗
6月7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加快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系列抚宁区专场新闻发布会,抚宁区政府相关领导围绕产业规划、项目推进、产业融合、环境整治等方面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抚宁区将“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作为抓纲带目的总
#微游河北##河北文旅看图识景##这么近那么美周末游河北##头条带你乐享河北#康养产业蓬勃发展,产业增加值达180亿元;入选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将获中央财政9亿元资金支持;全域13条主要入海河流水质达到Ⅲ类,是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
6月7日下午,我市“加快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系列抚宁区专场新闻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实况如下:抚宁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曹丽虹尊敬的主持人,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参加“加快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新闻发布会,也非常高兴与大家见面
蓝天下、碧海旁的秦皇岛城市风貌。河北日报记者孙也达摄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打造最干净最绿色最美丽海滨城市……近日,秦皇岛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该市今年工作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
秦皇岛高标准推进重点交通项目建设立体“大交通”为国际旅游城市开路修建完成的秦皇岛市旅游公路,成为一道美丽的生态风景线。河北日报记者孙也达摄今年,是秦皇岛市“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是全市奋力开创一流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新局面的一年,更是港城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原创稿秦皇岛市海岸线。 姜涛摄康养产业蓬勃发展,产业增加值达到180亿元;旅游业高质量转型升级,入选“2021文旅高质量发展城市”;打造14个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组建2个城市医疗集团、9个县域医共体;帮助脱贫人口就业
奋力开创一流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新局面——访秦皇岛市委书记王曦记者:秦皇岛是一座令人心驰神往的旅游名城。您到秦皇岛履职已有七个月时间了,对这座城市最深的印象是什么?秦皇岛到底好在哪里呢?王曦:提起秦皇岛,大家想到的就是碧海金沙、蓝天白云、绿树掩
秦皇岛市公安系统开展“八大攻坚战”专项行动为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保驾护航利用1年时间,分战线、分阶段、分步骤,深入开展“维护稳定、集中打击、深化整治、规范执法、精准防控、基础提升、科技兴警、队伍建设”八大攻坚战近日,特警在火车站前巡逻。通讯
生态优先 创新驱动 统筹协调秦皇岛加速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河北日报讯(记者郭猛)“河流生态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河湖长要切实把担子挑起来,形成源头严防、过程严控、后果严惩的环境执法管控体系,对各类水污染违法行为‘无禁区、全覆盖、零容
秦皇岛市海港区金梦海湾,在蓝天白云下,大海与高楼构成一幅独具韵味的港城风景画。 记者赵杰 通讯员曹建雄摄这里是中国近现代旅游的发祥地。境内汇集了山、海、湖泊、温泉、湿地等丰富的旅游资源,素有长城海滨公园、京津后花园、中国观鸟之都的美誉。这里